自1890年Themistocles Gluck首次使用象牙為一位患膝關節結核的17歲女患者進行膝關節置換至今,關節置換手術有了巨大的發展。隨著手術技術的日益成熟,預防性抗生素的使用、層流過濾手術室、假體材料的改進、抗生素骨水泥及傷口處理技術的進步,關節置換術后假體周圍感染率已從數十年前的>10%下降到1.0%左右。
盡管近20年來關節置換術后假體周圍感染率有明顯下降,但仍然成為關節置換術后第二大并發癥。據文獻報道,初次全膝關節置換術后的感染的發生率為1%~4%,初次全髖關節置換術后感染的發生率為1% ,而關節翻修術后兩者感染率分別較初次置換增高2倍及3.2倍 。雖然在臨床表現上假體無菌性松動與假體周圍感染具有某些相似之處,但措施卻有很大不同,故術前明確區分兩者有至關重要的意義。目前尚無任何一種通用接受的方法可以做到絕對準確的診斷 ,大多數醫師依靠血清學、臨床表現及影像學以及術中假體周圍組織的微生物分離培養綜合做出診斷。
綜上所述,假體周圍感染診斷十分困難,沒有一個單一的指標可以作為確診的參考,需要多方面因素共同考慮。患者在手術前需及時發現全身和局部的感染病灶。若術野皮膚有破損或感染灶,甚至其他部位的感染(如口腔炎或齲齒等)都會增加術后感染的可能 。而患者高齡、一般情況差、糖尿病、免疫抑制、類風濕性關節炎、合并慢性泌尿系感染等均是術后感染的危險因素 。同時,手術時間過長,手術器械及傷口暴露時間長也明顯提高感染的發生率 。當然,近年來也有對使用層流室及隔離服產生質疑的聲音。Hooper等 對51485例初次全髖關節置換術及36826例全膝關節置換術后早期深部感染患者進行的分析指出,使用層流室及隔離服并未減少置換術后早期深部感染率。這一點與以往報道并不相符。這也促使醫務人員從另一角度重新認識關節置換術后感染的原因。總之,在關節置換術后感染的診斷過程中,應多因素綜合考慮,按照檢查步驟循序漸進,才能大限度地做到診斷準確。
我司專注于髖關節支具的生產銷售,真誠期待新老朋友垂詢惠顧。